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

從三國演義之人物論及情緒管理與領導~1 力行福德宮主委 林寬仁




照片由左至右 北港武德宮執事 林明得 吳木森 力行福德宮主委林寬仁  莊安邦 北巡順天宮宮主 鄭湘筠
從三國演義之人物論及情緒管理與領導
力行福德宮主任委員 林寬仁 1990.6.30

壹、前言

  領導是做正確的事,做得更好,不斷突破,培養決策力與執行力。領導是提出願景,坦誠溝通,鼓舞士氣,承擔責任,相互信任,終身學習。領導者永遠在追求領導品性,懷抱核心價值觀解決紛爭與問題,尋找共識,建力人格典範。亞理斯多德認為領導力的目標就是營造更美好的生活模式,在民眾之間樹立道德典範,也就是“有品德的性格”與“善行的表現”;領導力就是重整民眾的道德精神,扮演精神建設的領袖,追求崇高的價值觀。

   領導結合了「情緒智力」(emotional intelligence,即EQ)一個人的成就絕非僅取決於單一的IQ。情緒智力包括的是「人際技巧」與「透視心靈的能力」,而「人際技巧」又包含:領導能力、交友能力、解決爭議的能力與分析社交生態的能力(Gardner,1983)。Peter Salvoey也針對EQ提出五項特質:認識自身情緒、有效管理情緒、自我激勵、認識他人情緒、人際關係管理(Goleman,1996)。在Howard GardnerPeter Salvoey關於情緒智力的研究基礎上,Daniel Goleman進一步將情緒智力歸納為四項特質:自我察覺、自我管理、社交察覺與人際關係管理。

   研究歷史可以培養領導力。歷史是現下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,讀歷史使人耳聰目明,從願景中尋找規律與教訓。『帝王學』、『君王論』 、『將相學』 就是活生生的教材,體悟進退應對之道,在困境中運用智慧、勇氣、決心找出生存之道,推倒一世之智勇,開拓萬古之心胸,就是領導力與歷史觀的完美結合。

 《三國演義》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小說經典,英雄人物在歷史舞台上盡情演出,不但充滿戲劇張力,也凝聚了人情世故、政治規律與光明黑暗;書中人物有「神聖的自由」,立志成聖和為國家利益,忠於職守,為理念奉獻;也有「墮落的自由」為所欲為,不能忍受規範制度,成為真理與和平的敵人。

  曹操煮酒論英雄:「袁紹色厲膽薄,好謀無斷;幹大事而惜身,見小利而忘命,非英雄也。」曹操點出了「膽識」的重要性,唯有聰明才辯、磊落豪雄、深沉濃重才能開創新格局。

  劉備一心為關羽報仇,怒而興師、慍而致戰,派兵伐東吳,公私不分,顯示情緒管理的關鍵性。

  諸葛亮提出「隆中對」,正確分析情勢,進而預測事態之發展,顯示領導力與戰略性、哲學性思惟的互為表裡。

  赤壁之戰前夕,周瑜對主降派大怒曰︰「吾奉主公之命,督兵破曹,敢有再言降者必斬。」領導者的意志,正是最珍貴的無形戰力與精神指導。
  勝利者要寬容,曹操擊敗袁紹以後,原諒營中和袁紹暗通款曲之人︰「當紹之強,孤亦不能自保,況他人乎?」領導者必須展現豁達與胸襟。
  當傳聞趙雲投奔曹操時,劉備冷靜地表現對同事的信任︰「子龍是我故交,安肯反乎」;「子龍從我於患難,心如鐵石,非富貴所能動搖也。」信任正是企業發展的「社會資本」,是人際溝通的馬達。

  曹操求才若渴、唯才是用,「你能翻多大的跟斗,我就給你搭多大的舞台。」領導與組織、動員、培養訓練、溝通、考核密不可分,人才正是組織團隊成長的核心要素。

  張飛喝酒誤事失去徐州欲自刎,劉備勸阻,奪劍擲地說︰「兄弟如手足,妻子如衣服;衣服破,尚可縫;手足斷,安可續?」劉備通曉人性,張飛怎不會誓死效忠?

  楊修看穿曹操心事,「雞肋者,食之無味,棄之有味」,點出曹操進退失據的窘境,導致楊修被曹操所殺。「伴君如伴虎」,如何與長官相處、全身而退,充滿著智慧的結晶。

  曹操「割髪權代首」,展現了領導者的自律,落實法製,再次驗証「以身作則,為人典範」的領導主題。諸葛亮說「吾今威之以法,法行則知恩,限之以爵,爵加則知榮。恩榮並濟,上下有節」。「自律」與「他律」的互用,恩威並用、寬猛相濟,正是「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」的經驗法則。

  關羽千里走單騎,曹操欽佩關羽之節義︰「雲長封金掛印,財賄不以動其心,爵祿不以移其志,此等人令後人深敬之」。領導者要知人、用人,待人以誠,處事為公。

  以上所述的《三國演義》故事,正是領導與情緒智力的精髓。有願景的領導者,就是創造故事、提出理念、傳達訊息、言行合一、推展革新。《三國演義》的經典故事可以重新解讀,賦以新意,深化內涵,使道統與現代結合。

貳、定位與願景

一、定位與信任
成功領導者選擇一部好車才上路,一個好團隊、好的組織必須先找對人上車後,再決定車往哪裡開、做什麼事。優秀公司邁向卓越的企業領導人,並非先找出巴士該往哪裡開,然後要員工把車子開過去(Collins,2002)。

    良禽擇木而棲,在孔明那個時代則是擇一明主。有人道諸葛亮本無意出山,是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他,他才答應輔佐劉備,其實並不盡然。雖然孔明在草堂門上書寫一聯:「淡泊以明志,寧靜而致遠」,雖然孔明作歌道:「南陽有隱居,高眠臥不足」,實際上孔明早想入仕,創一番大事業,以實現他修身、治國、平天下、為帝王師的人生價值。不然,他絕不會自比為春秋戰國時代的名相賢才管仲、樂毅;不然,他也不會密切關注天下大事,從而清醒地判斷形勢出「隆中對」。

    正因為孔明有平天下的抱負,所以一定要為自己擇一明主,以展現自己的才華。孔明分析了當代群雄,北方的二袁(袁紹、袁術)用人一向重名輕才,當年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時,關羽溫酒斬華雄,袁紹卻因關羽位卑,不肯論功行賞。像孔明這樣沒有名聲、官職的年輕人,肯定得不到重用。曹操確實是一個雄心勃勃、惟才是舉的治國能臣,他用人不計門第,不憑資歷,不分親仇;可是曹操用人如器,又剛愎自用,生性多疑,且早有荀彧等人組成的人才群體,孔明若投曹,絕不可能「人盡其才」。江東孫權也是個愛才惜才的英雄,只是江東盛行「地方主義」,孫權所用謀臣多為江東人士,又大都是孫堅、孫策留下的舊臣。孔明這位外來的「和尚」在江東這座「廟」裡未必念就一部好經。選來選去,劉備才是孔明為之效力的最佳人選。

    表面看來,三顧茅廬是劉備熱、孔明冷,其實只不過劉備熱在明處,孔明熱在暗處罷了。劉備當然需要孔明,心急如焚;孔明也需要劉備,苦苦等待見面的機會。劉備帳前的關羽、張飛、趙雲都是驍勇無比的將才,但缺乏統帥,孔明這個帥才在劉備那裡可以大顯身手。劉備待人「寬仁」,素講人義,由一個極好的「人和」環境,孔明到劉備那裡絕對無須承擔在曹操那裡的政治風險,也不至於受到江東的「內鬨」和「排斥」的威脅。況且,劉備當時已走投無路,雖自桃園三結義以來二十餘年的東殺西拼,仍無基業,所占彈丸之地又危在旦夕。劉備猶如一位將死的病人,這就更激起孔明這位治國「名醫」的興趣,只有救活垂死的病人,並且使病人身體健康,才更顯出名醫回春之妙手。

    孔明能找到一台「好車」,首先因為他持有一個正確的擇業觀。孔明擇業不追求大城市、大「企業」,許昌是東漢國都,曹操是大「企業集團」,孔明不去,因為那裡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,在那裡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;孔明擇業不追求物質待遇,江東乃魚米之鄉,孔明不去,因為那裡缺少一個「人和」的環境;劉表、劉璋、馬騰、張魯這些「中型企業」,孔明也不去,因為這些「企業」前途暗淡。劉備是「小企業」,物質待遇低,工作勞累,又瀕臨破產,風險性大,卻偏為孔明所鍾情,因為在這裡一能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二則此「小企業」大有前途,三則有轉虧為盈的「良方」。

    孔明雖然找到一份好工作,但初來做到,並沒立住腳,還需開一個好頭,樹立威信。雖然劉備自得孔明,以師禮待之,但關羽、張飛均不服氣,曰:「孔明年幼,有甚才學?兄長待之太過!又未見他真實效驗!」所以,孔明為了出顯身手,作了精心準備。首先他速招募民兵,得三千人,朝夕教演陣法。同時,孔明又仔細地察看了周圍的地形,做到知天知地。所以,才有了「博望坡軍師初用兵」的大捷,火燒博望坡,以數千之旅殺敗夏侯惇十萬大軍。諸葛亮出戰大捷,一箭三雕,令劉備心定,令關、張等諸將服氣,令曹操及天下諸侯不敢小視。

    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在人生的道路上,邁出第一步常常是最艱難的;而這一步又是最關鍵的。對於「萬事起頭難」,有毅力、不灰心、踏實認真,自然是對的;什麼都不放在眼裡,總是想硬碰硬,是絕不可取的。在立世之初,給自己一個適當的定位,尋找最佳切入點,可靠、安全、順利地跨出人生第一步。

二、遠謀與目標
    劉備的前半生非常坎坷,自桃園三結義後,由於缺乏確實可行的長久之計,總是東奔西跑,打到哪算哪。多少年來,劉備無地無兵,四處奔命,人生路上如履薄冰,連性命都險些被劉表部下蔡瑁、張允所害。劉備一個近憂接著一個近憂,前程渺茫,就是因為缺乏長遠計劃。後來,諸葛亮出山,一個「隆中對」使形勢立即好轉,這個「隆中對」即是遠謀。諸葛亮認真分析了敵、我、友、天、地、人各方形勢,「我方」占人和之利,劉備乃「地勢之冑,信義著於四海,總攬英雄,思賢如渴」,「皇叔」這面金字招牌和劉備的仁義形象是有利條件。但是,劉備手下將領只有關、張、趙,兵弱勢微,至今尚無自己的一塊根據地,這是不利條件。

    諸葛亮和劉備制定了「中興漢室」的最高奮鬥目標。但是擋住劉備前進的有四虎—兩強兩弱。曹操、孫權乃強大的對手,以劉備現在的實力來無法與這二強抗衡。孔明認為曹操在中原「以擁百萬之眾,挾天子以令諸侯,此誠不可與爭鋒。」那麼孫權呢?其據江東「以歷三世,國險而民富,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。」劉表、劉璋兩個相對弱小的對手。荊州方面,「劉表不久人世」;益州方面,「劉璋息弱,民殷國富,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上,思得明君。」為了中興漢室,面前的四虎當然都應當打敗,但與曹操、孫權之間你死我活的天下之爭,時機尚未成熟。為了創造條件,首先要使自己強大起來,取荊州、益州之地才是上策。取了荊、益,就實現了中興漢室的近期目標—成就霸業。據此,劉備應取勢定位為:「北讓曹操占天時,南讓孫權占地利,將軍(劉備)可占人和。」


三、八面玲瓏的政策規劃
為了實現遠謀,必須衡量利弊,不爭一時之快,不以近利而捨棄長遠的目標。該讓則讓,該軟則軟,該棄則棄。諸葛亮華容放曹,即為捨近求利的遠謀。

    赤壁周郎一把火,燒了曹操八十三萬軍馬,孫劉聯軍取得決定性勝利。周瑜、諸葛亮水、 陸兩 路出擊,設下十面埋伏,曹操的兵將愈戰愈少,且多數帶傷。行至華容道時,曹操人皆飢倒,焦頭爛額者相扶側而行,中箭、中槍者勉強而走。衣甲溼透,個個不全,軍器旗幡,紛紛不整,號哭之聲,一路不絕。至此,曹操只有三百名疲憊不堪的兵將,正是諸葛亮擒殺曹操根除後患的絕對好機會。諸葛亮若要想除曹操,十分十穩。

    但是,諸葛亮卻「派」第一號大將軍關羽把曹操放了。曹操回到許都,如虎歸山。照諸葛亮解釋所說,「亮夜觀天相,操賊未合身亡。」意思是說天不滅曹,曹操命不該絕,我又奈何?其實是孔明不滅曹,讓關雲長做了人情。孔明為什麼不滅曹,因為滅曹會干擾總體策略,妨礙總體目標的實現。

    如果殺掉曹操,曹姓及夏侯姓的人勢必要報仇雪恨。曹操在許昌的大本營、荊襄、合肥等地還有相當勢力。尚若點起二三十萬軍馬復仇,恐非難事。到那時,孫、劉連聯軍再難演出草船借箭、群英會、苦肉計、連環計、借東風的精彩大戲了。放了曹操,他當然也要復仇,但餘悸未了,總得要停一段時間再戰。劉備和諸葛亮正好利用北方無戰事這段時間,養精蓄銳,做好充分準備去實現自己的目標。

如果殺掉曹操,除劉備的大患,同時也除了孫權的大患,這樣,孫、劉兩家之間的大戰即刻到來。周瑜即使在曹操大軍壓境的最危險時刻,還念念不忘除掉劉備和諸葛亮。曹操一死,孫權、周瑜會趁北方一時驚魂未定,立即毫無顧忌地進攻劉備的彈丸之地,這對在將難立足未穩的劉備極為不利。諸葛亮為了保存、發展自己的力量,必須維持三方互制約的關係,盡可能延續孫劉兩家的聯盟。

    第一、是樹立了自己的威望:如果諸葛亮明令放曹,劉、關,張和諸將都不會理解;如果諸葛亮不派人在華容道埋伏,又顯得失算,不能料事如神。諸葛亮偏偏派「義重」人物關羽去華容道,等於向天下表明,我算到了,只是由於關羽的「義重」才未果,給自己的形象添加了光彩。

    第二、是鞏固合作加深了「人和」的局面:關羽放曹以後,諸葛亮和劉備二人合演了一場「問斬與說情」的戲給眾人看,這場戲顯示了劉備統治地位,進一步加深了劉、關、張三人的兄弟情誼。

    第三、是制約了關羽:關羽這樣的人才,屬於有缺點的高才,駕馭得好,作用極大;駕馭的不好,也會犯彌天大錯,誤了大事。此次關羽放曹,自知有罪「黃牌」在身,今後豈敢不謹慎。諸葛亮制約了關羽,同時就是制約諸將。

  第四、是滅曹操的氣焰;華容道上,曹操真正認識了諸葛亮,從此不敢輕舉妄動。赤壁之戰以後,相當長的時間內,劉、曹兩家無戰事,這就使劉備集中力量從容取荊州、入成都。

    第五、鞏固了孫、劉聯盟:在孫權眼裡,劉備和諸葛亮並非坐山觀虎鬥,而是盡心盡力地破曹。諸葛亮如果明令放曹,或根本不去截擊曹操,孫權馬上會懷疑劉備聯孫的誠意,必然給兩家聯盟造成危機。

    孔明的「隆中對」和華容道釋曹,充分體現了他為實現總體目標,不計較一時得失,深謀遠慮的策略思想。定位與願景是執行的永恆主題。領導者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,並非只有一昧地進攻才奏效。有時需要攻,有時需要守,有時需要迂迴,有時需要後退,有時需要放棄眼前、局部的利益,有時會得罪一些人,但這些都是遠謀所必須的。

四、知人善任
《三國演義》描寫了四百多個人物,那些個性十分鮮明的形象,流傳了數百年之久:陰毒凶殘、奸詐機變的曹操;求賢若渴、寬仁待民的劉備;左右逢源、能伸能屈的孫權;重義尚信、忠勇雙全的關羽;勇猛魯莽、粗中有細的張飛;一身是膽、忠誠勇敢的趙雲;足智多謀、胸襟偏狹的周瑜;忠厚老實、深明大義的魯肅;愚昧可笑、弄巧成拙的蔣幹。尤其是諸葛亮型塑的形象更為獨特,身長八尺,面如冠玉,頭戴綸金,身披鶴氅,飄飄欲仙,成為中華名族的民族智慧的象徵。
關羽、張飛、趙雲、馬超、黃忠乃西蜀的五虎上將,都是一流人才。他們具有忠、勇、威的共性,攻城掠地均可手到擒來。他們又有很強烈的個性,孔明作為一個管理者,熟知他們的個性,用將時並不一概而論,而是因人而異。
關羽的武藝出眾,忠義禮信智兼之,又熟讀兵書,馳騁疆場,身經百戰。但是,關羽有驕傲的缺點,採取了一壓制二恭維的策略,既投其所好,滿足關羽自尊心的需要,又規勸和約束他的驕氣。

張飛的個性特點是勇猛爆烈,心直口快,嫉惡如仇,缺點是魯莽、嗜酒、少謀。針對張飛的個性,諸葛亮一方面對他委以重任,如讓他單獨率軍從陸路入川;一方面又約束他的行為,約令張飛不准飲酒,不准鞭打士卒,又啟發他多動腦筋,加強責任心。張飛果然進步很大,義釋老將嚴顏、智勝張郃都是張飛的傑作。

趙雲的個性最突出的有三點,一是一身是膽;二是有勇又謀,膽大心細;三是忠厚老實,最能理解上級的意圖,最能出色地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,從不誤事。孔明針對趙雲的個性特點,總是把趙雲待在身邊,用起來得心應手,而且越有風險就越是用趙雲。七星台祭東風派趙雲接他回去,過江悼祭周瑜派趙雲隨他同在,趙雲兢兢業業,從無半點差錯。但是,趙雲雖乃忠厚之人,也需要使自己的社會價值得到認證,所以孔明總是不忘對趙雲誇獎讚揚,使這位虎將始終感受到尊敬、受信任有「士為知己者死」的報效之情。

馬超英勇剛烈,卻與羌人關係密切,人際關係極好,素得羌人之心,羌人以馬超為「神威天將軍」,於是孔明派馬超鎮守少數民族地區,萬無一失。老黃忠性格倔強,最不服老,最怕人說他老而無用,孔明就常使用激將法激老將軍爭先立功。
孔明深知關、張、趙、馬、黃五員虎將的個性特徵,他得揚其所長、抑起所短、用則不疑、知人善任、因人而異的用人之道,對當代頂導者有極大的啟發。

參、情緒管理與情緒智力 
Goleman, BoyatzisMcKee指出,卓越領導必須透過情緒來運作,領導人不但要瞭解與改善自己的情緒,也要協助其團隊成員瞭解與處理自己的情緒。前者屬於自我察覺與自我管理,後者則屬於社交察覺與人際關係管理。渠等將情緒智力之內涵分為四大部分(Goleman, et al., 2002):

●自我察覺:1.情緒察覺;2.正確自我評量;3.自信。
●自我管理:1.情緒自制;2.透明;3.適應力;4.成就感;5.衝勁; 6.樂觀。
●社交察覺:1.同理心;2.團體意識;3.服務取向。
●人際關係管理:1.啟發激勵他人;2.影響力;3.協助他人發展;4.催化改變;5.衝突管理;6.團隊與合作。

一個成功的領導者,是否需同時具備以上十八種能力?答案似乎是否定的。換言之,一個成功的領導人至少必須具有數種能力,才能提昇其領導績效。當然,如果領導人具有的能力愈多,其領導績效應該也會相對較高。至於應具有哪些能力,則應與其組織性質或職務內容有關。

一、適度的自我調適與管理
孔明從劉備三顧茅廬出山,到五丈原病逝,歷時二十八年,他舌戰群儒,火燒赤壁,巧賺荊州,計取成都,安居平五路,七擒孟獲,六出祁山,為蜀漢的建下卓越功勛。但是,孔明只活了五十四歲,由於他的早逝,不僅沒有使蜀漢實現收復中原,重整王朝的夙願,反而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導致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。孔明的早逝是因為操勞過度,積勞成疾;而過度操勞又因為他事必躬親之故。

孔明星隕五丈原的故事給後人留下一個教訓:凡是皆有度。過度操勞,過度加大工作範圍,極有可能適得其反。後人推崇孔明鞠躬盡瘁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,又對他事必躬親的作風十分惋惜。孔明本想完成先帝的託孤重任,實現自己統一全國的報負,但是只活了五十四歲就累死了。人死了,何談成就大業,如果孔明再多活十年,形勢完全有可能有利於西蜀。

二、情緒察覺
    劉備一生逆、順境的分界點是赤壁大戰。劉、關、張桃園結義後,參加了破黃巾的戰鬥,劉備本與孫堅同樣立功,孫堅有人情,早升大官上任去了,劉備等候日久,卻不得重用。後來,當了一個芝麻粒大的縣尉,又被督郵百般污辱,只得棄官而去。以後,劉備又有戰功,仍當一芝麻小官,任平原縣令。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,劉備在公孫瓚部下,關羽溫酒斬華雄,劉關張三英戰呂布,何等英雄,仍無一方立足之地,只得寄人籬下。好不容易陶公祖三讓徐州,劉備有了這麼一塊地盤,又讓呂布給奪了去。以後,投曹又離曹,讓曹操打得弟兄失散,各奔東西。古城會以後,劉備本欲重新開張,不料攻打許昌不利,只得往荊州投奔劉表,又讓蔡夫人、蔡瑁害得躍馬過檀溪。劉備三顧茅廬得了諸葛亮後,形勢開始有了轉機,但仍處逆境之中,所以才有「劉玄德攜民渡江,趙子龍單騎救主」,劉備讓曹操大軍打得妻離子散,敗走漢津口。

    赤壁大戰後,劉備舊貌換新顏,先佔了南郡、襄陽、荊州,又取了零陵、桂陽、武陵、長沙、公安、江陵等郡。而後,取漢中,得西川,得巴蜀四十一州,自立漢中王。東西兩川,民安國富,劉備的事業已達鼎盛。

    劉備在逆境中頭腦清醒,大事不糊塗。但是在順境中思維開始僵硬,認準自己的一個理,千人萬人不能勸。劉備非要報關羽之仇,起兵東征伐吳。趙雲諫曰:「國賊乃曹操,非孫權也。」劉備曰:「孫權害了朕弟,啖其肉而滅其族,方雪朕恨!」趙雲曰:「漢賊之仇,公也;兄弟之仇,私也。願以天下為重。」劉備答曰:「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,何足為貴?」遂不聽趙雲之諫。學士秦宓奏曰:「徇小義,古人所不取也。」「可惜新創之業,又將顛覆!」劉備大怒,下令殺秦宓。隨意殺人,這是劉備過去從未做過的。諸葛亮上表救秦宓,劉備擲表於地,曰:「朕意已決,勿得再諫!」連諸葛亮、趙雲如此心腹之人的話都聽不進,何人之言肯聽?劉備一意孤行,傾國力出征,拿七十五萬大軍當賭本,結果大敗於彝陵。西蜀從此由鼎盛開始滑落。

    人的一生中有逆境,也有順境。人云,因為自古雄才多磨難,所以逆境是成才的搖籃。逆境能激發人的鬥志,但是,在順境中同樣能夠成才。
一個人如果在順境中趾高氣揚,那麼他在逆境中必會垂頭喪氣,人在順境中比在逆境中更需要美德,劉備身上有不少美德,在逆境時夠用了,但是在順境時卻不夠用了,就因為在順利的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事不容易的。

三、堅守刺蝟原則
刺蝟原則並不是把達到頂尖當成目標、策略,而是瞭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夠表現最好,達到頂尖。堅守自己最瞭解的事業,重心放在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上,然後根據自己的能力,決定發展方向。做自己擅長的事,全神貫注於你比其他公司都做得更好的事情上,是邁向卓越的唯一途徑(collins,2002

    關羽敗走麥城,被吳擒殺,惡訊傳到成都,劉備、張飛旦夕號泣,誓為關羽報仇。劉、關、張義重如山,傳下美名,但劉、張二人以感情取代理智,一遇悲痛大事,耐性全無,只是一個勁的恨、急。接下去發生的事情是「急兄仇張飛遇害」,又有「雪弟恨先主興兵」。

    劉備不聽諸葛亮、趙雲等文武百官的勸諫,執意伐吳,統精兵七十餘萬,御駕親征。劉備大軍,兵強馬壯,自出川以來,所到之處,吳兵望風而降,兵不血刃。而後,大敗孫桓,蜀軍威風震動,江南諸將無不膽寒。劉備領兵從巫峽建平至彝陵界分,七百餘里,連結四十餘寨。

    孫權大驚,令韓當為正將,周秦為副將,潘璋為先鋒,凌統為合後,甘寧為救應,起兵十萬拒之。劉備自起兵以來,連勝數陣,氣勢甚大,正值銳氣凌盛,東吳想以硬對硬,並非良策。果然,吳兵大敗,甘寧、潘璋喪命,劉備威聲大震,江南之人盡皆膽裂,日夜號哭。正值此時,東吳儒將陸遜受命於危難之中,任大都督,督軍破蜀。這陸遜雖一介儒生,實有天才大略,他按兵不動,採取以耐對急,以柔克剛的戰略,雖被部下笑其懦,但仍不改初衷。

    陸遜的計畫不因劉備激戰而改變,堅守不戰,急壞了劉備。劉備使前隊搦戰,辱罵百端。陸遜塞耳休聽,不許出迎。劉備見吳軍不出,愈發焦躁,於是令萬餘弱兵,靠近吳平地屯駐,自己率精兵埋伏在後。東吳諸將要求出兵,陸遜不中劉備的伏兵計,仍不動聲色。東吳諸將皆以為懦,次日,蜀兵又到關前挑戰,耀武揚威,辱罵不絕;多有解衣卸甲,赤身裸體,或睡或坐以示輕視之意。東吳諸將皆怒,大呼「蜀兵欺我太甚!某等願出擊之!」陸遜仍不言出戰,堅守不戰達七八月之久,蜀兵銳氣以挫,疲憊怠懈,不復提防。陸遜見時機已到,利用順風放火,營燒七百里,將劉備大軍人馬,燒得「死屍重疊,塞將而下」,終於取得彝凌之戰的勝利。

    值得一提的是,在陸遜堅守之日,諸將皆上書吳主孫權,奏批陸遜,但孫權不信。沒有孫權的耐性,也就沒有陸遜的耐性。孫權和陸遜的兩個「耐性」,挫敗了劉備的一個「急性」。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,可謂以耐克急的典型戰例。物理上有一個力學概念,叫做衝量。衝量是作用力與作用時間的乘積。作用時間越短暫,衝力則越大,不易抵擋;反之,作用時間越長,衝力則越小。劉備的氣勢如同衝量,耗它個七八個月,兵力自然削弱。陸遜的耐性,實乃一種大本事,亦就是「刺蝟原則」。

四、自我規範與自律
惰性乃人生之籠!入籠之人,便成為籠中之鳥。
劉阿斗,大名劉禪,乳名阿斗。當年長坂坡兵敗時在趙雲懷中幸免於難,人道:「大難不死,必有後福」。劉禪後來繼位登基,做了西蜀之王。可惜劉禪只知享福,吃喝玩樂,荒淫無道,廢賢失政,後人稱他是「扶不起來的阿斗」。劉備一生辛辛苦苦創下的天下,斷送於劉禪之手。劉禪在長期安逸富貴的生活中養成的惰性斷絕了蜀國的立國之路。
最為可笑的是,劉禪因惰性已變成無肝無肺之人。劉禪降晉後,晉王司馬昭設宴款待,先以魏樂舞戲演於前,蜀官感傷,獨後主劉禪有喜色,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奏於前,蜀官盡皆墮淚,劉禪仍嬉笑自若。司馬昭問劉禪曰:「頗思蜀否?」後主劉禪曰:「此間樂,不思蜀也。」後人有詩嘆曰:「追歡作樂笑顏開,不念危王半點哀。快樂異鄉忘故國,方知後主是庸才。」

五、成功不必在我
    『成功領導人當他成功之時應由窗戶向外看→功勞屬所有團員。
      當他失敗之時應由鏡子向內看→將過錯歸咎於自己。』
一個人一輩子不知要「得」多少,不知要「失」多少。得失本是平常事,但亦有辯證法,得中有失,失中有得,得失相互轉化,重要的是要看淡得失,不要斤斤計較得失。劉備征西川時,軍師龐統太在乎得失,導致在落鳳坡中箭身亡。

劉備征西川時,龐統為軍師。諸葛亮派人從荊州給劉備送來一封信,言稱他夜觀天象,主軍師身上多凶少吉,讓劉備、龐統切宜謹慎。劉備一向對諸葛亮的話深信不疑,於是想回荊州商議。龐統暗思:「孔明怕我取了西川,成了功,故意將此書相阻耳。」於是以巧言說服了劉備,急速進兵。龐統太在乎個人價值的體現,太在乎功名得失,根本不理解孔明的良苦用心,一意孤行,不幸在落鳳坡中箭身亡,欲得功名,卻失性命,得不償失。 水鏡 先生曾說:「伏龍、鳳雛,兩人得一,可安天下」,卻沒想到鳳雛擁有可安天下之實力,竟然在落鳳坡就如此輕易的落幕。

人對「得」過於計較,常常會走向反面。龐統對功名的「得」太在乎,卻因此而失去了生命;周瑜對虛名的「得」太在乎,也因此失去了生命;楊松為求利益之「得」,賣主求榮,被曹操處死。許多人在生活中只要一涉及自己的利益,便是錙銖必較。有人為了一己之利,置公德於度外,不顧一切地為個人謀取私利,所得當然不少,但是失去的更多,甚至失去了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自由。
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戒:少之時血氣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鬥;及其老也,血氣即衰,戒之在得。」得到一些利益時,可喜但不可狂喜,不能喜不自勝;失去一些利益時,可懊但不可傷悲,不能悲不自制。志向高遠者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意志堅強者,遇喜不狂,遇悲不頹;胸懷天下者,不把個人得失記在心上。

六、正確的思維
   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他最近著作《思考的技術》中提及他在美國MIT研究所接受博士學位考試時,結果在答案全對的情況下卻落榜了,老師給他的回答是:「你的數字是對的,但是對思考的過程,並沒有明確的說明,這對一個工程師來說,是非常危險的。」另外又發現通過考試的學生,雖然所算出來的數字是錯的,但是對於題目卻展開自我辯論,洋洋灑灑地寫出自己思考的過程。由此可見,一位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是卓越之「正確的思維」,而不是庸俗之「正常的思維」。

   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大戰,袁紹初敗時,元氣尚存。後來曹、袁又在倉亭大戰,曹操以十面埋伏之計,殺得袁軍屍橫遍野,血流成渠,大傷元氣。曹操手下的眾謀士一致主張,乘勝徹底消滅袁氏,只有郭嘉不同意立即出征。郭嘉認為,袁紹廢長立幼,袁譚、袁尚兄弟之間,必然引發矛盾,各自樹黨,進行權力相拼。如果我們急功,他二人會結成聯盟互相支援;如果我們退軍,他二人的矛盾則會立即暴露出來,並導致兵戈相爭。
郭嘉的思維在於突破常規,在常人不易察覺和容易忽略的方面下功夫。乘勝追擊敗軍的想法是常規思維,不是不可以這樣做,而是做起來要費很大力氣。袁氏雖然剛敗,但仍佔據青、并、幽、冀四州,還有相當的實力。不如給二袁留下一個「無外患」的和平環境,讓他們自相殘殺,自損其力。進攻是常規思維,退兵是反常規思維亦就是「正確的思維」。

諸葛亮善用非常規思維,智算華容便是一例。孔明祭風,東南風一起,便回到夏口。於周瑜調集水軍的同時,孔明未敢歇息片刻,立即升帳傳令,準備在陸路伏擊曹兵。孔明令關羽在華容道埋伏,並讓關羽在華容小路高山之處,堆積柴草,放起一把火煙,引曹操來,關羽不懂,問道:「曹操望見煙,知道必有埋伏,如何肯奔小路來?」孔明答道:「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?」曹操雖然很會用兵,但這次卻一定可以瞞過他。他見小路煙起,以為我們是虛張聲勢,必然投這條路來。關羽領了將令,引部下到華容道埋伏去了。

關羽的思維是常規思維,明明是埋伏,應當不顯山不顯水,放了煙曹操還能來嗎?諸葛亮思維是非常規思維,認為放了煙曹操才能來,不放煙,曹操還不來呢。關羽、曹操、諸葛亮都是有大智的奇才,都熟讀過兵書,都知道兵法,為什麼關羽不懂諸葛亮之計,曹操中了諸葛亮之計呢?原因就是在於曹操和關羽使用的是常規思維,而諸葛亮則以非常規思維取勝。諸葛亮知道曹操準是這麼想,因此以非常規思維破了曹操的常規思維。

七、情緒自制
一部『三國演義』,因不能控制感情而暴怒身亡的人物有許多位,給後人留下警示。
一位是孫策。孫策繼承父業,自霸江東,兵精糧足,本應成就一番大事業。但是孫策有一致命弱點:性急少謀,易生怒氣。一日在城樓上見一道人于吉從樓下過,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。孫策則愈怒。後來,孫策令于吉求雨,于吉果然求得三尺甘霖。孫策見官民俱拜於水中,不顧衣濕,乃勃然大怒,立斬于吉。最後被于吉陰魂幾番折騰而殞命。人稱小霸王的孫策只活了二十六歲。其實,孫策正值青春年華,本不該命絕,就是因為少年氣盛,易衝動又不會控制,終釀惡果。

一位是周瑜。周瑜死於心胸狹窄,嫉妒心太強,又不能忍耐。諸葛亮抓住周瑜的心理弱點,「三氣」了周瑜。周瑜臨死時還念念不忘「既生瑜,何生亮」。

一位是王朗。王朗死於惱怒,魏國的司徒王朗在兩軍陣前被諸葛亮連痛罵加嘲弄挖苦,在大庭廣眾面前無地自容,在同僚曹真、郭淮面前丟盡了面子,又氣惱又羞愧,急火攻心,大叫一聲落下馬,竟活活地被諸葛亮罵死。

還有兩位,劉備和張飛。關羽死訊傳到成都。劉備聽罷,大叫一聲,昏絕於地。眾官救醒,一日哭絕三五次,三日水漿不進,只是痛哭。劉備為關公舉悲,乃人之常情,但是他不該以感情用事,不該以感情取代理智、取代政策。劉備為替關羽報仇,不顧統一天下的大目標,以私而廢公。人本來就是感情動物,但是感情絕對不能代替理智,特別是在關鍵時刻。

關羽死後,張飛聞訊,旦夕號泣,血濕衣襟,每日酒醉,怒氣愈加。帳上帳下,但有犯者即鞭打之,多有鞭死者。如果說劉備已喪失了理智,張飛則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劉備準備統帥大軍伐吳。張飛回到閬中下令全軍:限三日之內製辦白旗白甲,三軍掛孝伐吳。第二天,部將范疆、張達向張飛表示:白旗白甲,一時無措,須寬限幾天才行,范疆、張達的請示本合情合理,但張飛卻大怒,把二將「缚在樹上,各鞭打五十。」鞭畢,以手指之曰:「來日俱有完備!若違了時限,即殺努汝二人示眾!」打得二人滿口出血。二人趁張飛大醉沉睡之機,殺害了張飛。

張飛是一猛將,立下戰功無數,是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成員。但是,張飛極易感情衝動,暴躁成性,卻毫無控制情緒的能力,所以也經常惹禍誤事。

上述『三國演義』幾位人物之死,說明了一個問題,欲成大事業,不能不考慮人才的情緒自制。評價一個人是否有所作為,僅僅憑他的高智商、高能力是不夠的,還要看他是否有較高的意志力、控制力,是否能和別人和睦相處,是否有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
八、衝勁危機就是轉機
    絕境中見生機:最好的抉擇就是做對的事,其次是做錯的事,最差勁的抉擇是什麼都不做!(Pat Williams2004 
    諸葛亮一生曾兩次過江赴東吳。第一次是在劉備敗走漢津口之後,失眾勢寡,兵不過數千,退守夏口彈丸之地,在曹操大軍壓境之下,大有被吞掉的危險。孔明過江赴吳,促成孫劉聯盟。第二次是孔明氣死周瑜之後,前赴柴桑口祭悼周郎,此次風險極大。孔明三氣周瑜,使東吳失去了一位威望極高的三軍統帥,使孫權失去了智囊。周瑜臨終前仰天長嘆:「既生瑜,何生亮!」他的哀怨在東吳將領的心中激起了憤怒和怨恨,他的不幸而亡,燃起了將領們報仇雪恨的烈焰,不把這段烈焰撲滅,孫劉聯盟將毀於一旦。

    周瑜之死,孔明在荊州夜觀天象已經看到。為了彌合孫、劉聯盟之間的裂縫,決定冒險過江祭悼周郎。祭場上充斥著冷酷的殺氣,東吳的將領握劍在手,大有一觸即發之勢。祭後,伏地大哭,淚如泉湧。祭文入情入理,祭吊聲淚俱下,增加了肅穆哀痛的氣氛,化解了一片殺氣。東吳諸位文臣武將,怒氣變為疑問,疑問變成感動。相互議論:「人盡道公瑾與孔明不睦,今觀其祭奠之情,人皆虛言也。」魯肅也在心中說:「孔明自是多情,乃公瑾量窄,自取死耳。」孔明的靈前痛哭哀慟,冰釋了孫劉兩家的前嫌。

    孔明若不去柴桑口悼喪,而派其他文臣武將去行不行呢?其他人不是矛盾的焦點,去悼喪風險肯定較小,但是卻完不成此行的重任。悼喪一事誰都會,只要備下祭禮,作悲痛狀即可。兩國交戰尚不斬來使,何況人家不是來打仗罵陣,而是悼喪,豈有斬殺悼喪者之理。關鍵是此次悼喪,名為悼喪,實為彌合聯盟破裂之隙,孔明才是矛盾的焦點,他若不入「虎穴」,便得不到「虎子」,所以此行非孔明不可。

   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的一生,必定是一個與風險拼搏的一生。除非不拼事業,拼事業則必有風險。事物的規律常是如此:風險愈大,則收益愈高。王安石云:「夫夷以近,則遊者眾。險以遠,則至者少。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,常在於險遠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」達爾文云:「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。」地獄的入口處正是通往天堂的大門。險中有夷,危中有利,十次弄險,三次成功,或許就在全局上取得了勝利。
    一件事做起來風險極大,且此事關係人生大局,個人安危,事業成敗,甚至關係國家民族民眾的利益。冒風險可能取得成功,不冒風險則必敗無疑。在這情況下非得狠下一條心闖下去。項羽滎陽大戰,破釜沉舟,不冒大險必將全軍覆滅;劉秀昆陽大戰,不冒大險突圍求救兵,昆陽城內義軍必敗無疑;諸葛亮過江悼周郎,不冒大險化解怨仇,劉備情勢危矣。

九、勢如破竹的氣勢
    關雲長單刀赴約的是告訴我們,氣勢是一種力量。孫子兵法曰:「激水之疾,至於漂石者,勢也。」急的流水能沖走巨石,這就是勢的力量。水有水勢,風有風勢,兵戰有雷霆萬鈞之勢,商戰有大張旗鼓之勢,做人也要有正氣凜然之氣勢。氣勢的作用表面上看是一種形式的作用,實際上是人們心理狀態和情感的影響和衝擊。所以,才有得勢者橫掃千軍如捲席,失勢者樹倒猢猻散、兵敗如山倒之說。而關羽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氣勢呢?

一為勇:
關羽一生不畏難,不懼死,在他看來,世上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他。萬軍之中斬華雄,誅文醜顏良,千里走單騎,過五關斬六將,古城斬蔡陽,無人可擋赤兔馬、青龍刀。茲使日本人曾尊稱諸葛亮為智慧之神,尊稱關羽為戰鬥之神。

二為磊落:
關羽一生光明磊落。馬良勸阻關羽,諫曰:「將軍不可輕往」,關羽答曰:「既已諾、不可失信。」關羽重信尚義,堅持原則,話—說在明處,做事—光明正大。「屯土山關公約三事」一回中,關羽向曹操提了三個條件:「一者,吾與皇叔立誓,共扶漢室,吾今只降漢帝,不降曹操;二者,二嫂請以皇叔俸祿養贍,一應上下人等,皆不許到門;三者,旦知劉皇叔去向,不管千里萬里,便將辭去。三者缺一,斷不肯降。」降漢不降曹,並且約好一知故主消息,便不管千里萬里往投,這就是關羽的原則性。後來,關羽一有劉備的消息後,馬上辭曹,千里走單騎投奔舊主。

三曰正氣:
關羽身上有一股凜然得正氣。關羽降曹後,曹操欲亂其君臣之禮,使關公與二嫂共處一室。關羽乃秉燭立於戶外,自夜達旦,毫無倦色。曹操見關羽如此,愈加敬服。關羽千里走單騎之前,將曹操累次所賜金銀等物一一封置庫中,將美女十人,令居內室,將漢壽亭侯印懸於堂上,只帶自己的跟從人員而去。曹操為關羽的一身正氣所折服,對部下感慨地說:「雲長封金掛印,財賄不以動其心,爵祿不以移其志,此等人吾深敬之。」關羽兵敗走麥城,已無出路,東吳諸葛瑾勸降,關羽正色而言曰:「吾乃解良一武夫,蒙吾主以手足相待,安肯背義投敵國乎?城若破,有死而已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,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,身雖殒,名可垂於竹帛也。」一番話,說得諸葛瑾滿面羞慚。孫權聞訊也讚曰:「真忠臣也!」

四曰形象:
關雲長的形象讓人肅然起敬。『三國演義』描述關羽的形象:「丹鳳眼,臥蠶眉,面如重棗,青龍偃月刀,赤兔馬」。
    一個人的形象也能顯示出其氣勢。儀表端正、衣著整潔、談吐不凡、舉止得體、精神飽滿、朝氣蓬勃、講究禮貌、氣質高雅,反應了一個人健康向上的氣勢和「精」、「氣」、「神」。關羽的氣勢源於他的勇敢、磊落、正氣漢形象,這是關羽的人格力量。今天,我們講做人的氣勢,其內涵與關羽時代相比要豐富得多。對於領導來說,除了才能之外還需廉潔,廉才能生威;除了權力之外還需有威望,以人格力量服眾。

十、冷靜與浮躁
    浮躁,乃輕浮急躁之意。一個人如果浮躁,是什麼事也幹不好的。曹操命夏侯惇為都督,領兵十萬,直抵博望城,以窺視在新野的劉備。荀彧、徐庶等人認為「劉備英雄,今更兼諸葛亮為軍師,不可輕敵。」「將軍勿輕視劉玄德。今玄德諸葛亮為輔,如虎生翼矣。」夏侯惇卻不以為然,口出狂言:「劉備鼠輩耳,吾必擒之。」「諸葛亮如草芥耳,何足懼哉!吾若不一陣生擒劉備,活捉諸葛,願將首級獻與丞相。」夏侯惇一番話,顯示出他的浮躁心態,狂妄、輕敵,難進忠告,只想一日便建功業。

    浮躁的人做事情既無準備,也無計劃,只憑腦子一熱,興頭一來就動手幹,而且恨不得立竿見影。夏侯惇引兵至博望坡,與趙雲交戰,不數合,趙雲詐敗而走,夏侯惇從後追趕。趙雲約走十餘里,回馬又戰,不數合又走。夏侯惇的副將韓浩諫曰:「趙雲誘敵,恐有埋伏。」夏侯惇曰:「敵軍如此,雖十面埋伏,吾何懼哉!」夏侯惇急於求成,非要今晚到新野,乃催軍急進。此時天色已晚,濃雲密布,又無月色,晝風既起,夜風愈大,夏侯惇全然不顧此中凶險,仍催軍趕殺。由於夏侯惇的浮躁,才中了孔明的火攻之計。倘若換一位穩重的將軍,孔明未必能夠火燒博望坡。

    張飛也是一位浮躁的人物。劉備第三次去隆中請孔明時,孔明午睡未醒,劉備悄然侍立門外,張飛卻心浮氣躁,竟然要去屋後放火。古城關羽、張飛相會一節,張飛不問青紅皂白,舉矛便刺向關羽,險些釀成大錯。
    曹操也有浮躁的毛病。曹操患頭痛病,請神醫華佗來醫,卻因疑心華佗害他,竟把華佗殺害。曹操殺華佗,固然主要是因為他多疑,但是也有浮躁的因素。因為浮躁而心生煩惱,心理變態,甚至做出喪失理智的蠢事。請醫生治病,應遵醫囑,若心浮氣躁,靜不下心來,病情反而會加重。曹操殺了華佗不久便不治而亡。浮躁的人自我控制力差,容易發火,人一發火常常不能自我抑制,容易釀出大禍。浮躁,其害處大矣,故應力戒浮躁。

    與浮躁相對的是穩重冷靜。一個人只有在冷靜的心態下才能思考問題,才能把紛繁複雜的事物理出頭緒,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出智慧的光輝。諸葛亮一生沒有做過一件浮躁的事,即使在火燒眉毛的緊急關頭,仍然保持良好的心境,不以事急而干擾理智,所以他總是穩操勝券。

    劉備征吳失敗後,在白帝城病故。魏帝曹丕見有機可乘,聽從謀士司馬懿的計策,聯合南蠻、西番、東吳,共起五路大軍,每路十萬兵馬,從五個方向殺來,大舉伐蜀。西蜀當時元氣大傷,正值最困難時期,以無力分兵抗敵,即使只有一路大軍得逞,都會給西蜀造成致命打擊。後主劉禪、皇太后、文武百官都心急如火,但是,諸葛亮卻在丞相裡托病不出,庭前觀魚。諸葛亮深知西蜀上上下下都在看著他,他不可有一絲一毫的浮躁,否則必影響軍心民心。他明曰養病,實則冷靜沈著的運籌帷幄,調兵遣將,已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中退去了五路兵馬。孔明安居平五路與夏侯惇急功冒進形成明顯對比,穩重者事成,浮躁者事敗。

十一、容人之量,容氣之量
周瑜才智過人,文武雙全,忠心耿耿,同時他又有一個最大的性格缺陷,就是心胸狹隘,不能容人之長。周瑜自認為智謀天下第一,看到諸葛亮處處比自己高明,總是想殺之而後快。周瑜因狹量,反被孔明利用其心理缺陷,一氣、再氣、三氣而死。周瑜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孔明的存在,連叫數聲「既生瑜,何生亮!」     

其一、容人之長短:
曹操不能容人之短,周瑜不容人之長。曹操為什麼一看蔣幹盜來的假書信,便當機立斷,將水軍都督蔡瑁、張允立刻處死?一是因為感情衝動,喪失理智;二是因為一向對蔡、張二人有成見。蔡瑁、張允是荊州降將。曹操生性豪爽剛正,內心對蔡、張二人棄主來降十分反感,總認為他們是「諂佞之徒」,極其憎惡其品行,只是因曹操軍隊不習水戰,才暫留二人效力,又疑心他們怠慢。赤壁一戰,曹操全軍覆沒,與水軍失去良將不無關係。

    戰國時期魏國的龐涓容不得孫臏之長,在馬陵道戰役中被孫臏打敗,終至自殺身亡。古代有許多尊才敬賢的典範,像徐庶薦諸葛,諸葛薦龐統,蕭何追韓信,這些典範萬古流芳。

其二、容人之錯:
    官渡之戰結束,曹操打掃戰場時,從袁紹的文章案卷中,揀出一束書信,皆是曹營裡的人暗中寫給袁紹的投降書信,當時有人向曹操建議,要嚴肅追查這件事,對凡是寫了降信的人,統統抓起來治罪,然而曹操卻十分大度,他說:「當紹之強,孤亦不能自保,況他人乎?」於是下令把這些密信付之一炬,一概不予追查,從而穩定了軍心。
    古今中外,大凡善用人者必有寬容之心,容人之度乃一個領導者、管理者的必備素質。總是優點、缺點並存,倘若求全責備,則世上無人才可用。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。人的思維有局限,對問題考慮不全面在所難免,容之,可寬其心,去其疑;不容,則會使人從此縮手縮腳,裹足不前。

其三、容人之仇:
    在宛城之戰中,張繡率軍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、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,曹操自己的右臂也在亂軍中被流失所中,曹操與張繡之間的仇不可不為大。後來,張繡聽從賈詡的勸告投靠了曹操,曹操不計前嫌,熱情歡迎張繡的到來,不僅不去報殺子之仇,而且還同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,並拜張繡為揚武將軍。張繡感激至極,在後來的作戰中,為曹操統一北方竭盡全力,建立了汗馬功勞。假如曹操以私仇為重,則不會那麼順利統一北方。

其四、容人之傲:
    周瑜驕傲,諸葛亮卻容之,主動與周瑜配合,終於取得赤壁大勝。東吳保住了國土,劉備也有了立足的根基。

十二、自信
    諸葛亮一生極為自信。他的自信,對敵是威懾,對部下是鼓舞,對事業是成功的基石。

    先說對敵。諸葛亮舌戰群儒時,東吳張昭等人雖非諸葛亮真正的敵人,但他們的投降主張迷惑了許多人,成為諸葛亮過江赴東吳「聯孫抗曹」行動的擋路虎,若不除虎,則必被虎所滅。所以,對付張昭為首的投降勢力,既要有口才,更需有必勝的信心。

    自信對部下是鼓舞。你有信心,部下就有幹勁;你缺乏自信,軍心必亂。「空城計」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故事。諸葛亮的大智大勇,表現在他臨危不懼,鎮靜自若。主帥諸葛亮的鎮靜安定了軍心,使大家都能依計行事。諸葛亮的鎮靜也迷惑了司馬懿。在當時那樣危難的險境下,諸葛亮表現得如此出色,沒有自信心是根本做不到的。

    自信的人喜歡挑戰自我。周瑜欲害諸葛亮,想出一計。周瑜問孔明曰:「即日將與曹軍交戰,水路交兵,當以何兵器先?」孔明曰:「大江之上,以弓箭為先。」周瑜曰:「先生之言,甚合愚意。但今軍中正缺箭用,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枝箭,以為應敵之具。此係公事,先生幸勿推卻。」此時,孔明完全可以以正當理由推辭掉。但是,孔明沒有推辭,反而立即答應下來,甚至連一點條件也沒講。儘管孔明料定三日內必有大霧,自信完全可以實現草船借箭,但是,倘若孔明不領受造箭的任務,任何人也不會怪罪於他。正因為孔明的自信,使他敢於向困難挑戰,最終獲得成功。

    自信是獲取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質。在許多時候,成功與我們失之交臂,並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們,而是我們太不自信,太迷信權威,太易被環境所左右。

肆、結論
細觀《三國演義》孔明死於積勞成疾,因此人生就應當勞逸結合,做事就應當有張有弛,管理者就該適度管理,做自己應當做的事;關羽死於驕傲、輕信,人生就應當謹慎謙虛、頭腦清醒、保持理智;劉備死於意氣用事、一意孤行,人生就應當處事冷靜,感情不可替代理智;張飛死於暴躁、缺乏忍耐力;周瑜死於心胸狹窄,人生應當胸懷坦蕩,容人之長;馬謖死於教條,人生應當加強思維訓練。還有,曹操死於多疑,袁術死於驕奢,袁紹死於當斷不斷,呂布死於無謀,檷衡死於狂妄,楊修死於小聰明,許攸死於誇口貪功,楊松死於賣主求榮,李嚴死於以己廢公,陳宮死於愚忠,楊儀死於政治野心,董卓死於凶殘,各篇人物故事無不與情緒智力內涵相關。

國內外有關情緒管理與領導之研究文章及著作甚多,惟似乎忽略了,中國古典名著《三國演義》作者羅貫中早在元末明初就將該書所列舉的重要人物,一一敘述其情緒管理與領導之理論及論證,個人謹就其《三國演義》重要單元整理,並列舉國內外相關之著作,祈能提供讀者分析與印證,做為公共行政之卓酌。